前日聯合報第四版「名人堂」,有篇中研院院士朱敬一先生之大作,《除了賭場,澎湖還能擁抱陽光》一文,有些似是而非的言論,以在地澎湖人的想法跟大家分享。
文中第二段『…如說,要使澎湖有發展前景,是不是只有開賭場一個選項?如果有別的選項,是不是可以合起來併同討論?就算要蓋賭場,有沒有其他的附帶建設?』
這個答案只有身在澎湖的人,能給予清楚而簡單的答覆!。澎湖發展前景之選項當然非常多。台灣光復到現在,已有六十四個年頭,這期間經歷國民黨一黨獨大並且長期執政,直至其被輪替,民進黨執政八年,再回到現在的同是一黨獨大之局面。澎湖在地與大部分的旅外人士皆認為,今天這個階段靠台灣政府並沒有希望,此次離島建設條例修法通過,經由公投通過之後,離島能引進觀光博弈事業。如此之機制,除了必須要經由公投外,已經經過總統大選之焠鍊,馬團隊的智囊團亦同意離島設置,皆認為開放觀光博弈業為一項引進國際巨額投資之唯一方法,除此之外,台灣政府沒有其他辦法。由此可見,澎湖若能夠蓋觀光賭場,理所當然,附帶建設才可能是台灣政府所能跟進的。
另外,文中朱院士所提到的太陽能發電,就現今技術層面而言,除了耗費預算相當龐大外,所能得到之能源轉換率,僅不及原本的百分之三十,在地區用電的挹注,百分比的貢獻比率偏低;當然,倘若政府打算以補助人民在家中屋頂上裝設,用來提供家庭用電,絕對可行。問題是,如果要變成澎湖地區取代燃煤發電之數量,可能相差甚遠;再說,澎湖一年艷陽高照之日子實際上不足七個月,要在如他文中所言,做到一舉四得之『若是將澎湖建設為「太陽能系統島」,一則解決了該地電力不足的問題,二則可以將剩餘電力賣給台電,其收入可回饋地方,三則也沒有賭博不利地方文化發展的顧慮,四則有助於台灣太陽能發電的系統設計磨練,一舉四得,似乎是個不錯的選項。』,似乎可能不大。
澎湖想要發展觀光博弈產業,是因澎湖本地居民之子女就業困難,在當地人口嚴重外流、經濟發展遲緩,以上現象早已不言可喻,以現今台灣政府的能力,根本無法解決此問題。於是,澎湖人民對政府完全失去信心之後,只有自立自強、秉持自己靠自己的決心,唯有如此,導致澎湖人民不惜犧牲道德之緊箍咒,常常令宗教、衛道人士藉此引為澎湖是「美女何必入風塵?」,真是偏差!
就目前大環境來看,澎湖極力爭取觀光博弈,是因為處於台灣海峽中的小島之地理宿命、半年風季無法改變之氣候宿命、土壤貧瘠砂石多於沃土之地質宿命、過漁後,嚴重海洋資源不如前之多重宿命,再加上澎湖島嶼面積狹小及人口過少,完全談不上所謂「經濟規模」,誰來投資?因此,長期以來,沒有能夠吸引投資,達到解決人民基本生存的問題。回顧台灣政府統治澎湖至今,經費預算的撥補,也只是「澎湖人要什麼、沒有什麼」,給予的只有零零星星、稀稀落落的施捨罷了!
離島建設條例,於民國八十九年通過後,中央政府一直在違法、欺騙離島人民,依據該條例之規定,離島所需要之建設,應依據離島縣政府所擬定的離島綜合建設方案,由相關部會編列專款來執行;若有不足,才由離島建設基金來支應。但是,自從民國九十年以來,中央各部會所補助縣政府之預算,完全假藉離島建設基金之名,方以給予補助。試想,若真依其基金規模三百億,孳息怎能足夠支援離島的建設,而台灣政府編列的預算,沒有基金孳息,假借基金之名,原來,在「離島建設條例」通過前,有更多各部會補助的預算,民國90年以後就沒有了,現今這個階段,假借基金之名補助的額度,那裡能滿足離島之真正需要,誰能來拯救?識者想,只有離島人「斷尾求生」,爭取觀光博弈,靠自己了!
同一依日,釋昭慧法師到澎湖,表達她對澎湖爭取觀光博弈之反對立場,識者多能夠理解她所表達的精神,但是她以宗教家的精神,受人供養,不愁吃穿,了解澎湖人多少?多數澎湖人何苦想要與宗教界相左,沒有辦法生活、生計中斷、生命無保障的日子,她了解嗎?竟還說出澎湖人外移是驕傲之語,真離譜,這種為反對而反對,不知澎湖人的苦、的痛,發言絕對不當!請求要反對澎湖觀光博弈的外地人士,遷到澎湖住幾年再說吧!
2009/02/25 15:00:00
http://www.penghutime.com.tw/newsdata.php?no=09020591
- Feb 26 Thu 2009 10:33
觀光博弈 大海中離島人的宿命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