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目前為止,台灣舉辦過兩次博弈公投,一次是2009年的澎湖,一次是2012年的馬祖,澎湖公投結果被否決,而馬祖卻是通過了,到底博弈產業是否真的能解決離島觀光困境,拯救離島經濟?學者舉新加坡例子,認為效果相當有限,加上民進黨政府過去反博弈的一貫立場,博弈產業要叩關台灣離島,困難度不小。
離島建設條例2009年1月三讀通過,開放離島只要公投過,就能設博弈產業,讓賭場合法化,澎湖馬上打著拯救當地經濟和拓展觀光的旗幟,9月舉行史上第一次的博弈公投。
澎湖選民總數7.3萬,最後反對票比同意票多出4千票,公投案遭到否決,為反賭勢力,注入強心針,但搶博弈產業的聲音,根本沒停過,馬祖在美商懷德高喊砸2400億要打造馬祖為台灣濟州島,2012年舉行公投,以57%同意票,通過博弈公投,但至今3年了,仍不見下一步。長期研究博弈觀光利弊的學者直言,比起新加坡和澳門交通便捷度,台灣離島不只沒有競爭力,以陸客為大宗的賭客來源,也將因政策受限。
過去兩次博弈公投 澎湖否決、馬祖通過 20160926公視晚間新聞
==東華大學運動休閒系教授 葉智魁==
你的賭客從哪裡來
中國大陸把他擋住 你就沒了
就是這個樣子
包括新加坡也是一樣
有一些人大概他們
跟外面的財團結合
一方面在炒地皮
一方面會產生一個破窗效應
也就是說馬祖過了
那澎湖也過了
到時候台灣可不可能
學者拿出2010年開放博弈的新加坡為例,只有一年好光景,之後經濟成長開始走下坡,強調博弈不是萬靈丹。總統蔡英文在大選時,就公開反對博弈公投,甚至還曾坐鎮國會,督軍博弈條款闖關。
==民進黨主席 蔡英文(98.1.12.)==
整體的規劃不足
而且社會成本過高
而且經濟效益不明顯的情況下
我們覺得我們在這個階段
應該持反對的意見
開放博弈,是否就能拯救離島觀光,變成發展離島經濟的特效藥?學者專家持保留態度,而執政黨民進黨也有不少反博弈的言論軌跡可循,博弈產業要叩關台灣,仍有不小拉鋸的壓力。
記者 李曉儒 沈志明 台北報導
留言列表